
最嚴厲地方樓市新政即將出臺
“上海房產新政的出臺時間,我們得到的消息是本月15日。”昨日,上海一不愿透露姓名的開發商告訴記者。讓人感覺到寒意的還不止于此。昨日有媒體報道,上海將出臺房產稅征收辦法,對符合征稅條件的房子按年支付相當于房產價值0.8%的房產稅。
“據我們的消息,這個數字不是0.8%,而是1.5%!”上述開發商口吻冷淡。而另一業內人士透露,滬上開發商已經陸續接收到來自相關方面“快速出貨”的暗示。“即使是0.8%,該細則一旦出來,也將是地方細則中最嚴厲的。”房產業內人士陳真誠判斷。
在北京、深圳等地方調控細則出臺之后,長沙樓市調控政策仍在醞釀之中,暫未出臺。
上海細則將嚴于深圳、北京
據昨日上海一媒體報道,上海樓市調控細則最快將在本月公布。其中包括房產稅征收辦法。即如果符合征稅條件,需按年支付相當于房產值0.8%的房產稅,計稅基礎為評估價而非房產成交價。報道稱,為盡快實現對住房保有環節征稅,上海最終選定的方案是應用現有的房產稅概念。初步草案將家庭人均面積作為是否征收房產稅的重要依據。上海的方案將根據中國現有的房產稅暫行條例,將持有多套住宅解釋為經營行為,以便實現征稅。對于已經出租的住房,并按時繳納了房產稅的購房者,將考慮不再重復計稅。
上海一開發商說,這種懲罰稅的比例“最高可能是1.2%-1.5%”。陳真誠指出,“這對上海的二手房市場或將是致命打擊。不排除上海出現投資客恐慌性拋盤的可能。”“上海的限購政策比北京更嚴,不可能像深圳那么松,肯定是最貼近國家要求的。”上述上海開發商分析認為。
一位上海資深房地產人士表示,之所以上海選擇“最嚴厲”政策,也有抑制投資投機的需要,在上海的房地產市場,存在很多投機型的外資和游資。“上海的地方細則實際上是將多套房納入到了經營性住房的范疇,旨在抑制投資投機。
當前降價是“做”出來的?
“史上最嚴”房產新政出臺近一月,北京、深圳等地細則也陸續出臺,國家統計局也表示“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得到初步遏制”。那么,這些一線城市房價的真正走勢到底如何?
前日北京一中介機構公布“北京新政一周房價下跌了8000元/平方米”的“研究報告”,似乎更是將樓市跌價的消息成為現實。
不過知名地產商任志強給出了解讀,“北京不給高價房發放預售許可證,少了新盤的高價,房價自然就下跌了。”“在北京,受政策影響,新開盤項目大幅減少,導致近期北京樓市成交的新房主要集中在位置較遠、價格較低的項目,其中不少是限價房,均價當然下來了。但是,這種均價是極具欺騙性的。”北京當地一業內人士也對記者分析。
據知情人士透露,眼下的北京和上海,“高價盤預售許可證”都很難拿。“政府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,將均價先降下來再說。”
[相關鏈接]
地方房產新政,比比誰更嚴厲?
北京:同一家庭只能在北京新購一套商品住房;暫停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,認房不認貸。
深圳:限制各種名目炒房和投機性購房;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房以上住房貸款。
海南:實行商品住房買賣合同網上簽約制,確保10%的土地出讓金向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傾斜。
青島:對一般商品房的計稅毛利率由現行的15%調至20%;對房地產企業開發的非普通住宅(含別墅)和非住宅的土地增值稅預征率由現行的1%調至2%。
天津:房地產開發企業申請辦理銷售許可證后,10日內可售房源在網上一次性全部公開。